叶海辉, 皮佑珺, 润袁敏.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临床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3): 174-175. DOI: 10.7619/jcmp.201413061
引用本文: 叶海辉, 皮佑珺, 润袁敏.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临床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3): 174-175. DOI: 10.7619/jcmp.201413061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临床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

  • 摘要: 血小板输注能有效治疗及预防血小板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肿瘤放化疗患者及血液疾病患者的支持疗法[1]。但临床经验表明,输血次数、输注量、器官移植、妊娠等因素可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RPT)[2]。RPT 是指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不能引起机体出现反应,即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很短或血小板恢复率较低[3]。因此,在血小板输注前应对患者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能有效降低 RPT 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本文观察经血小板交叉配血试验患者与未经交叉配血随机输注 ABO 同型血小板患者RPT 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