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王春梅, 曹芳敏, 徐敏, 程芳

王春梅, 曹芳敏, 徐敏, 程芳. 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104-107. DOI: 10.7619/jcmp.201908029
引用本文: 王春梅, 曹芳敏, 徐敏, 程芳. 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104-107. DOI: 10.7619/jcmp.201908029
WANG Chunmei, CAO Fangmin, XU Min, CHENG Fang.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pai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wound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 surger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8): 104-107. DOI: 10.7619/jcmp.201908029
Citation: WANG Chunmei, CAO Fangmin, XU Min, CHENG Fang.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pai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wound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 surger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8): 104-107. DOI: 10.7619/jcmp.201908029

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248.1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pai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wound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 surgery

  •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2018年1—4月收治的120例痔疮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疼痛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 h疼痛评分、术后最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换药、首次排便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24、48 h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前的创面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水肿,促进愈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pai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wound healing in hemorrhoids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20 hemorrhoid cases treated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n= 60)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nother 6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vidence-based pai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wound heal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24, 48 h pain scores as well as highest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pain scores of the first dressing change and the first bowel movement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edem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24 and 48 hours after operation were lower, the wound score before discharge was lower, and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reduce wound edema and promote healing of hemorrhoid patients.
  • 痔疮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可引起便血、脱垂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手术是治疗痔疮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疾病的特殊生理位置,术后容易出现肛门疼痛、水肿、感染等并发症[1], 致使术后愈合相对较慢。疼痛是痔疮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患者换药和排便时尤为明显。疼痛作为一种强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切口愈合[2], 甚至导致焦虑。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术后疼痛管理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循证护理是以获取临床护理为证据,将其慎重、准确的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以期提高护理效果的一种护理模式[3]。本科室于2018年1—4月对60例痔疮手术患者采用循证疼痛护理,现将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报告如下。

    120例痔疮手术患者纳入标准: 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年龄≥18岁; ③经药物治疗未见好转,符合手术治疗指征; ④无其他肛门疾病; ⑤意识清晰、无神经或精神疾病; ⑥术前1周未应用任何镇痛药物; 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恶病质; ②血液系统疾病; ③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④长期服用镇痛药物者; ⑤慢性疼痛史; ⑥全身性感染者; ⑦对研究任何一种药物过敏; ⑧有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产生随机编码,将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 年龄(42.38±18.25)岁; 病程(2.58±1.24)年; 体质量指数(BMI)(23.75±1.17) kg/m2; 混合痔20例,环状混合痔23例,痔疮伴随肛瘘17例; 受教育程度: 初中12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33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 年龄(43.14±17.82)岁; 平均病程(2.65±1.31)年; BMI(23.21±1.34) kg/m2; 混合痔21例,环状混合痔25例,痔疮伴随肛瘘14例; 受教育程度: 初中13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35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2组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手术治疗,麻醉、手术方式均衡。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疼痛护理,内容如下。

    在专人指导下定时定点采用温盐水溶液坐浴熏洗,温度43~47 ℃, 每日2次。遵医嘱早晚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0.426 g,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肌肉注射。告知患者术后24~48 h控制排便,伤口处保持清洁干燥。穿柔软、宽松的棉质内裤。床头不宜过高,防止肛门受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常规换药,动作轻柔。

    (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科室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全部护士均参加,护士长1名,专科责任组长2名(由高年资、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小组成立后进行系统的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和学习。(2) 循证问题: 肛门处神经分布密集、动静脉血管丛丰富,对疼痛刺激敏感。术后患者发生疼痛主要集中在首次排便以及首次换药时[4],疼痛程度与手术部位、创面大小、患者疼痛敏感性以及不良情绪有关。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5年以内有关文献,对痔疮术后减痛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及专家意见选择最佳的研究实证。(3) 循证护理对策。①术后排便、换药时干预: 采用程序化减痛护理策略。术后第1天采用微波仪照射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和血液循环,距肛门手术切口创面30 cm, 30 min/次, 1次/d, 连续3 d。加强排便护理,告知患者不要因惧怕疼痛而控制便意,以防便秘。嘱患者养成每日1次的排便习惯,嘱家属在腹部顺胃的方向对患者进行顺时针按摩[5]。术后采用热毛巾(60 ℃)热敷腹部,患者有便意时让其口服20 mL液体石蜡油,指导进行肛门收缩运动。术后2 d内嘱患者以流质、半流质饮食清淡饮食为主,食用适量香蕉,以促进排便。排便后创口采用硝硼散熏洗,并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6], 消肿止痛,促进创面愈合。②减轻焦虑、抑郁: 不良情绪可增加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感、镇痛的认知和纠正误区,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感[7]。向患者说明疼痛引发的生理、病理改变,让患者不宜过度忍受疼痛,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在患者感觉明显疼痛时,除使用镇痛药物外,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哈气等方法减少疼痛。③肛门功能锻炼: 对于促进肛门功能和创面愈合有积极意义。术后1 d指导患者进肛门收缩锻炼(收缩肛门5 s, 放松5 s, 持续5 min, 3次/d)。术后2 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术后3 d开始提肛运动(向上收缩提肛肌,每次30 s, 呼气时,腹部和肛门要慢慢放松,慢呼吸,每日3~5次,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时间)。开始锻炼时有家属或护士双手轻轻按住臀部,避免对肛门造成牵拉。

    于术后24、48 h静息状态以及首次排便、首次换药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测定,评分范围为0~10分,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价。0分、1~3、4~6、7~10分别代表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并询问患者术后72 h内的最高疼痛评分。

    于术后24、48 h静息状态评定患者肛门切口水肿程度。其中0分: 无水肿; 1分(轻度水肿): 切口周围皮肤稍有突起,距手术切缘距离 < 0.5 cm; 2分(中度水肿): 水肿程度距手术切缘距离0.5~1 cm, 局部红肿、变硬; 3分(重度水肿): 肿块突出,距手术切缘距离>1 cm。

    于术后1 d、出院前结合水肿、渗血以及疼痛情况对患者创面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0分: 无水肿、渗血、疼痛; 1分: 无水肿、渗血,有疼痛,但无需药物镇痛; 2分: 轻度水肿,存在血性分泌物,需要口服药物镇痛; 3分: 中度水肿,创面搏动出现渗血,需注射药物镇痛; 4分: 重度水肿,创面搏动出现渗血,需注射药物镇痛。切口创面愈合标准: 痔核消失或缩小,创面干结,无肿胀、渗出和出血。

    将所收集数据输入SPSS 20.0, 由未参与本课题的2名专业人员负责数据录入,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24、48 h疼痛评分、术后最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术后首次换药、首次排便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最高疼痛 首次换药 首次排便
    观察组 60 3.68±0.56* 2.54±0.89* 5.13±1.23* 3.42±1.05* 3.85±1.24*
    对照组 60 5.12±0.57 3.96±0.74 6.78±1.32 5.86±1.37 5.41±1.5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术后1 d创面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前创面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术后水肿、创面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水肿 创面评分 创面愈合时间/d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1 d 出院前
    观察组 60 2.25±0.43* 1.79±0.56* 6.02±0.86 8.52±1.31* 12.61±2.83*
    对照组 60 2.37±0.49 2.04±0.48 6.11±0.64 10.26±1.75 15.34±3.1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疼痛是人体对手术的一种应激性反应,虽然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但可造成患者机体、心理及精神上严重的持续性负性影响。疼痛加上手术刺激可使机体细胞释放大量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不利于机体康复,还会造成病灶及伤口缺血、缺氧,影响伤口愈合[8]。痔疮手术本身属于污染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出现感染、出血现象[9]。疼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愈合的难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而且疼痛的发生可引发患者焦虑情绪,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形成不良循环。痔疮术后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是满足住院患者的基本需求[10]。因此,加强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十分重要。常规护理中对该类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多采用温盐水坐浴等物理疗法,手段单一,且护理人员资质参差不齐,导致疼痛护理效果各有差异。

    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护理模式,是针对护理缺陷原因而提出的循证护理对策,具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本科室为减轻痔疮患者的术后疼痛,成立循证疼痛护理小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策,制定了护理方案。通过与常规护理效果比较发现,循证护理组术后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创面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马克慧等[11]研究显示,循证护理能够减轻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循证疼痛护理通过循证护理问题发现,痔疮手术由于特殊生理位置的特点,术后疼痛明显。其中手术创面、心理因素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患者在术后排便和换药疼痛感觉最为强烈。针对以上原因,本研究进行微波理疗、促排便护理、排便指导、硝硼散熏洗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以及心理施护等手段多管齐下,以尽可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其中微波理疗通过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术后创面水肿,缓解疼痛。该方法中病变组织通过吸收微波能量而产生热量,不用直接接触,相对于热敷等疗法升温快,而且分布均匀[12]。微波理疗能够增强受照射部位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修复与再生能力,同时还有杀灭病菌作用,这对于存在污染风险的创口预防感染效果较佳。其它的护理手段或通过改善疼痛认知,或通过药物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或通过缓解焦虑情绪、加强其致敏作用最终实现缓解疼痛,减轻水肿、促进愈合的作用。整个循证疼痛过程使护理工作精准有效,提高了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水肿,促进愈合。

  • 表  1   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最高疼痛 首次换药 首次排便
    观察组 60 3.68±0.56* 2.54±0.89* 5.13±1.23* 3.42±1.05* 3.85±1.24*
    对照组 60 5.12±0.57 3.96±0.74 6.78±1.32 5.86±1.37 5.41±1.5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术后水肿、创面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水肿 创面评分 创面愈合时间/d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1 d 出院前
    观察组 60 2.25±0.43* 1.79±0.56* 6.02±0.86 8.52±1.31* 12.61±2.83*
    对照组 60 2.37±0.49 2.04±0.48 6.11±0.64 10.26±1.75 15.34±3.1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陈娟华, 李国伟. 痔疮术后红外线照射联合康复新液坐浴的临床护理观察[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3): 197-197.
    [2] 林学梅, 张晶, 张月秋, 等. 利多卡因湿敷联合酮铬酸丁三醇在痔疮手术后镇痛的护理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31): 126-1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DYS201731035.htm
    [3] 赵晓. 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中应用循证护理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14): 208-20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YY201814123.htm
    [4] 魏文娟, 郭静, 李琳珏, 等. 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10(2): 193-1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LYS201802094.htm
    [5] 吉晋. 综合减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 (8): 1061-106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8.08.017
    [6] 白建团. 术前疼痛教育对痔疮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2): 100-101. 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15.02.054
    [7] 冯斌. 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治疗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及止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9): 4-5. doi: 10.3969/j.issn.1671-945X.2016.09.003
    [8] 边界. 痔疮止痛浸膏熏洗坐浴护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 (3): 541-54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ZXX201603037.htm
    [9] 卢勇, 翁霞惠, 俞凡, 等. 坐浴1号对痔疮术后疼痛和水肿及创面菌落的影响研究[J]. 临床外科杂志, 2018, 26 (1): 43-4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8.01.013
    [10] 陆妍楠, 陈惠律, 梁慧清.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在痔疮术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5(5): 79-80. doi: 10.3969/j.issn.2095-9664.2017.05.23
    [11] 马克慧, 韩红艳. 循证护理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应用[J]. 新疆中医药, 2015, 33(2): 38-3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ZY201502019.htm
    [12] 郑双. 混合痔手术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作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2(4): 436-438.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4.038
  • 期刊类型引用(66)

    1. 罗艳平,王丽华,帅铭,袁琴琴. 思维导图引导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24(02): 73-76 . 百度学术
    2. 彭芃. 地奥司明联合温盐水坐浴治疗肛门手术后水肿疼痛的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 2024(04): 120-122 . 百度学术
    3. 唐金云. 人文关怀干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术后疼痛、排尿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16): 170-172 . 百度学术
    4. 林燕育,蔡丽君. 分析循证理论支持下的疼痛干预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05): 997-1000 . 百度学术
    5. 董雯. 1例混合痔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07): 99-101 . 百度学术
    6. 马秀围,郭争荣,王俊丽,王贝,宋卓卓,段皓,徐巧民,刘铭. 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对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患者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河北医药. 2024(16): 2550-2553 . 百度学术
    7. 施惠雅,林宗棋. 基于循证理念的疼痛护理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25): 110-112+124 . 百度学术
    8. 徐美娟,杨勤,蒋玲芳,徐芳. 痔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装备. 2023(04): 155-157 . 百度学术
    9. 崔钟月,范珂,陈海存. 日间手术室应用音乐疗法对痔疮手术患者身心应激、血浆皮质醇水平及手术结局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04): 702-706 . 百度学术
    10. 石晓旭.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01): 153-155+158 . 百度学术
    11. 赵莉,黄雪梅,刘海娜. 疼痛循证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疼痛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23(07): 194-197 . 百度学术
    12. 邓恒. 痔疮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循证疼痛护理的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23(14): 50-53 . 百度学术
    13. 李配瑶,王晏美,郑丽华,魏莹,王艳芝. 多维疼痛干预模式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17): 2335-2338 . 百度学术
    14. 涂淘金,钟枚,林浓浓. 基于“阳光服务”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痔疮患者术后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3(11): 149-151 . 百度学术
    15. 文娟. 常规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和肿胀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3(15): 146-148 . 百度学术
    16. 范文丽,邓恒,周淑玫. 减阈疼痛护理联合评判性思维护理对于痔疮手术患者的作用及对疼痛缓解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23(23): 109-113 . 百度学术
    17. 姚若妍,安梦晖,韩影. 放松训练联合减痛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10): 66-69 . 百度学术
    18. 陈晨,廖林. 中药苦参汤湿敷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混合痔PPH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35): 174-177 . 百度学术
    19. 林春敏,殷如,何冬梅,孙丽芳. 痛阈降低护理在慢性创面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04): 437-441 . 百度学术
    20. 齐琳娜,端木艳丽,张露露. 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2(04): 65-67 . 百度学术
    21. 张志芳,田丽园,杨绮莉. 评判性护理干预在产褥期痔疮病人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 2022(06): 836-840 . 百度学术
    22. 张春燕,田正方,朱经科,晁燕如,丁小玉,刘辛远,王芳,黄宏春. 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在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14): 1932-1937 . 百度学术
    23. 王敏. 循证疼痛护理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影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06): 125-128 . 百度学术
    24. 罗艳霞,谌建平,汪海燕. 多种中医护理干预技术在痔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14): 2203-2206 . 百度学术
    25. 肖明根,钟永福,周育望. 肛泰软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肛周脓肿患者切开挂线术后疼痛、创面愈合及排便功能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22(18): 55-58 . 百度学术
    26. 李小玲,李亮,保成英,尤晶. Teach back护理模式结合健康宣教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海军医学杂志. 2022(05): 539-544 . 百度学术
    27. 甘敏,郭健英. 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予以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22(24): 75-77 . 百度学术
    28. 林秋梅,林添福,林清发. 老年痔疮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 当代医学. 2022(20): 83-85 . 百度学术
    29. 张岩岩. 探讨综合减痛护理模式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焦虑情绪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13): 2013-2015 . 百度学术
    30. 余益娴. 微波治疗仪联合疼痛护理在痔疮术后患者睡眠中的应用研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09): 1720-1722 . 百度学术
    31. 甘宝三,邹宇虹.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痔疮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价值分析. 黑龙江中医药. 2022(02): 146-148 . 百度学术
    32. 王丽美. 循证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1(03): 179-181 . 百度学术
    33. 叶菊林. 综合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21(07): 145-146 . 百度学术
    34. 张树瑜. 循证护理对PPH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的预防.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04): 191-193 . 百度学术
    35. 冯奇,葛丽娜,吴剑箫. 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证候积分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02): 287-291 . 百度学术
    36. 包淑霞. 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05): 600-601 . 百度学术
    37. 尚文秀. 循证护理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4): 149-150 . 百度学术
    38. 陈漫雪,何凯源,陈曼桦. 中医情志护理配合中药煎膏对痔疮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社区医师. 2021(18): 141-142 . 百度学术
    39. 许冬仙,汪静,吴芬. 分步健康教育结合中医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 2021(24): 3494-3496 . 百度学术
    40. 周硕果. 5E护理干预联合疼痛护理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03): 186-188 . 百度学术
    41. 陈飞. 循证疼痛护理联合提肛功能操在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中外医疗. 2021(19): 146-149 . 百度学术
    42. 张治成,张治明.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痔疮环切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02): 180-183 . 百度学术
    43. 石晶. 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的作用效果探究. 甘肃科技. 2021(17): 157-159 . 百度学术
    44. 姚春祝,蔡晓燕,袁丽君.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的影响. 心理月刊. 2021(24): 111-113 . 百度学术
    45. 解慧,张斌涛. 循证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创面出血、伤口愈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栓与止血学. 2021(06): 1057-1058 . 百度学术
    46. 钱书敏,刘慧. 多学科联动护理模式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及康复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21(30): 5734-5736 . 百度学术
    47. 张天鹏,徐文轩,杨杰. 京万红软膏联合加减地榆槐角丸用于痔疮手术术后的效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06): 872-876 . 百度学术
    48. 李信颖. 疼痛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痔疮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12): 37-39 . 百度学术
    49. 张仙阁. 分析给予痔疮手术患者疼痛护理的作用效果. 黑龙江中医药. 2021(06): 373-374 . 百度学术
    50. 郭娜. 疼痛护理管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名医. 2021(20): 106-107 . 百度学术
    51. 丁婷婷,孙家华,聂枫,李静. 多学科护理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11): 179-180 . 百度学术
    52. 燕东花.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价值和满意度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05): 107-108 . 百度学术
    53. 姜婷. 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甘肃科技. 2020(07): 127-129 . 百度学术
    54. 亓永玲,朱怡芳,张丽红,胡安达. 循证疼痛护理联合提肛功能操在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8): 1017-1018 . 百度学术
    55. 姚晓文. 对痔疮手术患者中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9): 161+163 . 百度学术
    56. 邓耀锐. 临床路径联合提肛运动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6): 4973-4974 . 百度学术
    57. 曹艳,王勇,徐崇娟. 早期提肛肌训练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10): 65-67 . 百度学术
    58. 郭珺璐,郭珺玲. 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23): 4325-4328 . 百度学术
    59. 张彩云,罗美玲,曹月华. 减阈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作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23): 4344-4347 . 百度学术
    60. 韦艳扬,莫崇爱,罗彦金,李蔓,罗明葵. 中医膳食干预在痔疮术后康复中的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20(35): 160-162 . 百度学术
    61. 王海波,苏琳.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23): 125-127 . 本站查看
    62. 阿永花. 超前镇痛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20(10): 28-31 . 百度学术
    63. 王梦婕.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0(35): 191-192 . 百度学术
    64. 钱叶红,王洋,段增凤,高昌霞. 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痔疮患者术后换药依从性的影响.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S2): 80-81 . 百度学术
    65. 朱丽琼. 循证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人人健康. 2019(22): 161-162 . 百度学术
    66. 王小芳,陈晓琼. 痔疮手术患者中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1): 127+14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7
  • HTML全文浏览量:  285
  • PDF下载量:  23
  • 被引次数: 6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1-12
  • 录用日期:  2019-02-2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12-03
  • 发布日期:  2019-04-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