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脓肿的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程涛

程涛. 垂体脓肿的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9): 192-193. DOI: 10.7619/jcmp.201419067
引用本文: 程涛. 垂体脓肿的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9): 192-193. DOI: 10.7619/jcmp.201419067

垂体脓肿的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651.1

  • 摘要: 垂体脓肿即鞍内脓肿,临床上非常少见,Simmonds[1]于1914年首次报告.在所有鞍区占位性疾病中,垂体脓肿占0.3%~0.5%[2].垂体脓肿在3~69岁人群中均可发病,且中青年为该病好发人群[3],患者主要表现为周围结构受到压迫而造成头痛、视功能障碍,可引发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等并发症[4].垂体脓肿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术前常误诊为垂体腺瘤囊变、囊性颅咽管瘤或Rathke囊肿[5].本组9例患者,术前仅4例正确诊断为垂体脓肿,3例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诊断为颅咽管瘤,1例诊断为Rathke囊肿.在诊断明确后应积极采取规范化治疗.本院治疗垂体脓肿患者时,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4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5-01-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