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多普勒组织成像方式确定室性异位起搏点部位的比较性研究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Doppler tissue imaging modes localizing ventricular premature site

  • 摘要: 目的 分别探讨二维速度、加速度、M型及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模式对定位室性异位起搏点的价值及特征,为心内电生理标测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采用DTI不同模式对50例室性早搏(VP)、部分伴有室性心动过速(VT)的患者及10例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进行研究.取胸骨旁左、右心室长轴、短轴观;心尖四腔、二腔观;右室流入道、流出道长轴观等各标准二维图像,分别采用二维、加速度DTI模式寻找与心电图所示的心室起搏或VP对应出现的最早激动亮点;采用M型及脉冲DTI速度模式测量心电图QRS波起点或刺激信号至局部心肌收缩带(波)起始的时间间期(△T),即电-机械兴奋间期,确定最短△T的部位,初步确定最早心室激动点即室性异位起搏点位置.部分病例以心内膜靶点准确定位标测或起搏点作对照.结果 上述4种成像方式单独及联合运用后预测VP或心室起搏点的准确性分别为64%、77%、68%、73%和86%, 各种方式间定位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联合运用与单独运用定位准确率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维、加速度DTI模式较直观;M型、脉冲DTI速度模式对时间、空间分辨力较强,对影像条件的依赖性较小.实际检查时联合运用可取长补短,从而有助于提高DTI预测VP起源或起搏点位置的准确性.该技术无创、安全、重复性良好,可与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相互补充,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返回文章
返回